为什么腾讯马化腾很少早公众面前露面

为什么腾讯马化腾很少早公众面前露面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为什么腾讯马化腾很少早公众面前露面的一些知识点,和天蝎座是什么眼皮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腾讯马化腾很少早公众面前露面
  2. 身边有一个天秤座是怎样的体验
  3. 什么样的剩女是凭自己本事单身的
  4. 夫妻没感情了但是有孩子,为什么大家都劝不要离婚

为什么腾讯马化腾很少早公众面前露面

虽然同是著名的企业家,但是不同的企业家有不同的风格,有的喜欢高调,比如阿里巴巴的马云,新东方的俞敏洪,活跃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而有的企业家则习惯低调,典型的如腾讯的马化腾。

作为本家的马化腾和马云,行事风格却截然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跟他从小生活的地域环境有关。

马化腾,1971年生,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人。
潮汕早年比较穷,很多人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做起了小生意,一点点打拼累计,然后家里人加入,乡里乡亲一个个带出来,造就了他们有很强的抱团性质,而且吃苦耐劳的个性造就了他们的低调和闷声发大财的做事风格。

马化腾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白手起家,他的原始积累很大程度上来及他的家庭,如果太过高调,按着这个社会八卦的风气,群众的视线会关注到马化腾背后的亲人,这也是一个重视家庭的潮汕人不喜欢的。

马云,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商人能用自己智慧来指导自己创业,千年西湖又在他们身上养育了充裕的灵气,这是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商场上,善于应变,善于适时调整自己。

马云在商场上所表现的机智很好的体现了杭州商人的特点。
杭州商人会一直处在新经济浪潮的前端,他们的智慧和灵气足以让他们在这方面能够把握先机。
阿里巴巴作为走在国内前沿的企业,确实抢占了电商行业的先机。

三分天注定

虽然说一个人的性格,后天的影响比较大,但“天性使然”也不是没有道理。

马化腾是个典型的天蝎男,天蝎座的人像一台单调冷漠的工作机器,需要使自己不断地处于忙碌之中。

天秤座的马云也将这个星座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马云的交际手段相信大家从他平时与企业家、大牌明星的合影中就可领略。

不得不树立的形象

马化腾的腾讯帝国究竟有多大?

QQ活跃账户数达8.15亿,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2.5倍,微信用户总数也已经突破6亿。
腾讯产品多达305款,覆盖通信、社交、金融、安全、新闻、购物等诸多领域。
腾讯是中国首家市值过千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

腾讯互联网媒体平台从覆盖面上已经远远超过CCTV、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等国内主流媒体的总和。
腾讯提供的产品几乎可以满足一个中国网民的所有网络使用需求。

马化腾曾在内部演讲中强调,腾讯的方向是要做成互联网上的水和电,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一句狂言。
现如今,支付宝有的东西,微信都有,支付宝没有的,微信也有!
零钱通和余额宝对抗,微粒贷和借呗对抗,说到这里,最近小编公众号经常有朋友提问,马云创造了芝麻信用,借呗很实用就是额度不够高,微粒贷开不了,其他平台感觉不靠谱,其实小编也没办法啊,不过收集了部分认可芝麻分的口子,上传到了诸葛钱袋,额度最高的可以到五十万,方便各位查阅。
其实这样大的一个腾讯帝国,不需要马化腾再过多的树立一个代表公司的形象。

我们说起马化腾,是说“腾讯的马化腾”,而即使马云从阿里巴巴辞职,我们提到的时候,还是会说“马云的阿里巴巴”,虽然只是顺序的差别,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也是验证了马云在阿里巴巴不可取代的地位。

阿里巴巴或是天猫都需要良好的信誉保障支持,马云把自己推向台前,表明如果店铺出来问题,我这个老板就在这里,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所以放心的在淘宝开店吧。
马云所代表的就是整个企业的形象,所以必须高调。

科技讯解读:俗话说树大招风,谣言八卦绯闻不仅在娱乐圈十分盛行,在如今大热的互联网界也是司空见惯。
作为腾讯的掌门人,马化腾可以算的上是中国互联网中的顶尖人物,无论从企业规模还是个人资产上来算,在国内互联网行业中都一直稳居前三。
越是位高权重的人,生活中越是深居简出,由于很少在媒体面前露面,马化腾的行踪总是给人很神秘的感觉,正是由于抓不到他本人,网络上才会每年都有关于他死亡的消息,人们正是以这种方式来让这位“互联网国王”难得的出现在人们面前。

在当下大众娱乐的环境下,任何名人似乎都很难逃离人们的视线,无论你家发生大事小情,大家都希望能够清晰的目睹这一切。
一方面对于比自己优越的人,人们希望知道他们平时在做些什么,为什么他们会比自己成功。
另一方面,这种过度关注或许让名人们再也无法保有自己的隐私,时刻似乎都活在人们的监视下,作为公众人物,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哪些正在看着你的人。
当然,这种关在笼子里供人欣赏的感觉,相信谁也不愿意看到,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或许就是名人的代价吧。

以下是来自媒体的报道。

一条关于腾讯CEO马化腾春节期间酗酒过度死亡的消息在微博、微信及各大论坛传播,引发网友关注。
马化腾傍晚在微博上辟谣,质问造谣者“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呢”?

马化腾澄清“被死亡”

2月11日是大年初二,也是腾讯赖以起家的QQ的14周岁生日。
下午,一条关于马化腾春节期间酗酒过度死亡的消息在微博、微信及各大论坛传播。
消息称:“大年初二一个痛心的消息。
中国500强企业腾讯CE0、QQ之父、微信创始人马化腾先生于昨天下午在深圳人民医院因酗酒、过劳后引起心肌梗死去世,享年39岁,个人财产334.2亿人民币。
”该消息被很多加V认证的微博转发,导致很多网友信以为真,留言对马化腾的遭遇表示惋惜,并提醒自己及朋友注意身体。

公开资料显示,马化腾生于1971年,今年应是42岁,而非“享年39岁”。

据了解,微信朋友圈昨天也广泛传播了这条消息。

昨晚6点多,马化腾在其微博上辟谣称,“刚下飞机收到同事微信,原来有个不负责任的某微博认证用户在造谣”,并质问这“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呢”?

很快,新浪微博官方就将这条微博信息认定为“此内容为不实消息,已处理”,但该微博并未被删除。

近几年多次“被死亡”

昨天,知名互联网观察家王冠雄在微博上透露,当天有很多人在微博@他或发私信,爆料“小马哥酗酒死亡”,欲让他扩散。
但据他了解,马化腾平时只爱抽个烟,不会酗酒,因此没理会,“传这种谣太没水平”。

在腾讯微信朋友圈中与马化腾互相关注的知名IT从业者、炎黄网络创始人管鹏说,谣言不攻自破,马化腾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消息和图片显示,他此前在马尔代夫度假。

记者在百度中搜索“马化腾心肌梗”发现,从2010年开始,每年网上都会传播马化腾死亡的消息,而且每次都是“心肌梗死亡”。

昨天,腾讯公司官方并未对此传言作出回应

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记者,也作为曾经服役两年半的前腾讯员工,我一直在有意无意中关注一个问题的答案。
腾讯的核心能力究竟是什么?关注并不是思考,思考常常会扭曲事实,关注是保持开放然后耐心等待,如果有一天答案出现在面前,能认出它来。

核心能力,是源头。
其它的能力都是从一个源头生长出来的。
一个参天大树,始于一颗独特的种子。
很多人提到过腾讯各种的能力,但只要再问一个问题,就会立刻明白,那些能力其实只是表面。
这个问题是:腾讯如何能具有这个能力而其它公司不具备?这个问题找不到答案的话,我们每天都花时间关注的关于腾讯以及这个行业的很多问题都不会有答案。
这个问题有了答案的话,很多假大空的问题也就不会再骚扰我们了。

2014年3月我采访了刚刚退休的张志东,根据他对腾讯历史的回顾和归纳,我们得出了一个概念,腾讯具有极强的“进化力”,随着行业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能力。
我们认为这是腾讯茁壮至今的一个关键点。

在互联网里必须不断的创新才能持久的健康。
但创新只是一个点,进化则囊括了从上一个点到下一个点的无止禁的转变过程。
创新可以是个表面形式,进化则包括了为这个形式所要做出的技术改进以及组织架构调整。
创新更多被理解为一种产品或模式,进化则需要长时间的文化培养和支撑。
创新听起来朝气蓬勃、青春亮丽,进化却必然是老成持重、艰难往复、左右互搏、断臂求生。

但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腾讯能有进化力?马化腾为了改变做了哪些的牺牲和平衡?为什么其他公司不具备进化力?难道其他公司没有这个意识吗?我觉得,进化力也只是一个表面的能力。
它不是内核。

后来任宇昕在腾讯内部也解释了这个概念:相比起“变革”一词,“进化”这个词更能体现互联网精神。
“进化”更多地体现自下而上的动力,由组织中的每一个体、每一细胞迸发出自我改变的能量,从而驱动整个组织改变;“进化”也反映了一种工作过程,它无时无刻不在自我纠错,且永不停息。

问题是:为什么腾讯的人能有自我改变的能量?腾讯的文化如何能促成这种员工品性?马化腾最近说,微信和王者荣耀都出自腾讯内部之前不被看好的边缘部门,腾讯鼓励内部竞争,给予边缘部门失败和休养生息的空间。
那么,马化腾是为什么以及如何推进这一动作的?

这会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的游戏。
你一直问下去,你发现得到的答案可能一时会感觉很有力量,但其实总也经不住拷问,似乎永远都找不到最源头的那个东西。

有一天我忽然觉得对于这个问题,有了三个坐标,这三个坐标可以省下很多的精力的浪费。

第一,腾讯的核心能力,一定在马化腾身上。
不要浪费时间在这家抽象的公司身上,不要浪费时间在那些看起来有意义,但经不住往上游问几个为什么的管理学概念上。
腾讯的任何做法,比如马化腾最近说的鼓励内部竞争和培养边缘创新,移植到其它公司都可能效果平庸,甚至是一场灾难。
因为当家人未必具有马化腾的品性。

第二,马化腾的核心能力,不是一个词语能解决的。
因为他是一个人,你不可能用一个词语定义一个活生生的人。
一颗种子,是包含了很多的基因的组合,你需要用一个组合来把这个人大致界定下来。
就好像你不能用一个词语就说清楚邓小平或者任正非或者胡雪岩一样。
关注核心是关键的,但要避免把核心单纯化。

比如我们常说的“产品体验”,这似乎是马化腾最刻意向周边传递的一个内在的价值点,但仅有这个完全不够。
李彦宏、周鸿祎、张小龙、俞军、雷军们不在乎产品体验吗?再深一步,马化腾做产品的心法是“一秒钟把自己变成傻瓜”,那这种形式跟其他产品高手有什么不同?跟李彦宏的“简单可依赖”有什么不同?简单可依赖是不是傻瓜化的一种具体而清晰的解释?傻瓜化这种抽象的心法如何传递给员工?

第三,有诸内,必形诸外。
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必然是随时在向外辐射的。
如果不是事事处处向外辐射,那就不是内核。
我们不必每天呆在腾讯大厦顶层的那间办公室里观察他做的每一个商业决策,我们只要有机会看着他如何生活、如何跟人说话就行了。
那里面一定有他的内核。

有了这三点坐标之后,我觉得答案已经很近了。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相反。
我觉得早已经看到了一些答案,它每天都在眼皮底下,我渐渐认出了它,然后,脑袋里才反向推导,浮现出了这三点。
我发现在微信朋友圈里,我前所未有的认识了马化腾。
马化腾极少主动发朋友圈,但他会点赞和评论,这些内容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很多次,我都在感叹,原来他是这个样子的。

举七个例子。
看这七个例子,你可以问,如果是我,我会做出这些回复吗?如果我是一个掌管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的老板,我会做出这些回复吗?如果不会,为什么?

1、有个创业者贴了一个小程序的二维码出来。

马化腾回复说:随便一试有几个碰钉子。
一路随便写下来保存,提示时间不对;提示没有选提醒,再选;开始就提示要读地理位置,其实根据ip就能大致知道所在城市,一般日程安排地点都是自己填,比如在某咖啡厅某餐馆,根本无需lbs。

2、有一个上市公司CEO说:晚上12点刚开完会,还是要锻炼,决定跑步回家。

马化腾就问:你是换了衣服再背着背包跑吗?那人说,办公室备了衣服,让司机把包送回家。
马化腾又问:路上的人和车那么多,让司机送你到体育场或者室内跑,会更安全吧?

3、有一次腾讯请了很多媒体人在香港开“大湾区”的发布会。
那天一个知名的媒体人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是从所在酒店房间向外拍的景色,桌子上有一本马化腾署名的书,猜想是发布会上发的。
这条信息下面留下了定位到的酒店名字和地址。

马化腾留言说:你也来了?没人告诉我啊。

4、一个投资人贴了一张自己孩子在船上钓海鱼的图片。

马化腾说:孩子太轻小心安全。

5、业内人士发表对于行业和新闻人物的各种看法。

马化腾多次在下面简单回复:“赞同”,或者是,“不同意”。

6、一个腾讯总监级的朋友发了几张少年时的家庭照。

马化腾说:你跟你妈好像,你的手好长。

7、一个朋友说:《三体》里说,智子锁死了地球科技。
我就问,其具体实现机制是什么?是能量场吗?

没料到马化腾回复了:不是能量场,是智能控制的能微观到基础粒子层面干扰地球基础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而无从进一步发展基础科学。

更多的例子就不举了。
我说说这些回复给我的感觉。

第一。
马化腾是一个一眼看到底的人。
柳传志说能人分三种,自己能成事,能带一帮人成事,然后就是一眼看到底。
对于一件事,马化腾脑袋里出现的不是片段,而是能一下子看到具体实现的整个过程,然后把容易出bug的地方,或者他不明白的地方戳出来。
比如,他问那个跑步的CEO,你的衣裤,你的包怎么处理?你是不是会被路上的车打扰?

一眼看到底,能省下大量的时间。
一眼看到底,来自于长期的刻意的足够丰富的训练。

第二。
马化腾不会因为一个事情太小而不去做它。
我常常惊讶于马化腾会抽出那么几秒钟的时间来做一个微乎其微的动作,比如看一眼腾讯几百个总监之一的老照片并且表达给自己留下印象的细节。
或者完全作为一个过路人,回答一个离开很多年的前员工的关于科幻的问题。
或者仔细使用一个小程序再把bug都写出来。
可能马化腾认为,似乎可有可无的细节其实决定了很多事情。

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马化腾几乎到了“事来则应,事去则静”的境界。

第三。
马化腾不回避表达自己的看法。
即使是在朋友圈里,在公司外部。
即使不适合或者没有时间做解释,他也会简短表明观点。

第四。
马化腾是温情的。
我不太想说,马化腾是看起来温情的,虽然这是一个更为保险的表达。
我不觉得马化腾是一个做作的人。
作为一个世俗的强者,当他想要表示温情的时候,我觉得他是认为温情很重要。
或者换句话说,马化腾知道人们在意什么,而他也乐意真实的给予。

虽然他会明确的表示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他不情绪化,不偏激,不伤人。
老子说的,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这个度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表面上是度的把握,本质是视野的深入,还有心的稳定。

第五。
马化腾非常的精准,非常的务实。
他永远踩在地上。
他永远知道路况。

第六。
马化腾保持着旺盛的精力。

第七。
马化腾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不是超人,也不是外星人。
他是从平凡里走出来的。
他是从平凡琐碎的事情里累积出来的。

这些能够勾画出马化腾的内核了吗?我的理解是,如果你也具备了这些能力,你也可以获得巨大的世俗的成功。
也许不是腾讯,也许是阿里,也许不是商业,也许是政治或者艺术,也许不是现在,也许是将来。
但凡是能磨砺出这个程度的这些品质,都是出类拔萃的。

那么,上面的这些品质,你是不是也愿意拥有?你是不是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达成?比如,一眼看到底,不因事小而不为,务实,精准,温情,精力旺盛,不回避,事来则应事去则静。
但如果你做不到马化腾那样的丰富和深度,为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心力。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
但我们心力不足,总是多多少少、早早迟迟的妥协了。
一个心力极其强悍的人,才能在许多年的日日夜夜里坚持着,把所有的想做的、想达成的毫不疲倦的一次次的练习,一点点的精进,一步步的成长。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完成这一伟业的是最原始的心力。
所有的能力都是现象,都源自心力的滋养。

我想起了《冈仁波齐》,一部就是记录几个西藏人一路磕头念经去朝拜神山的极为单调的电影。
据说王兴观影之后有一段分享:虽然我没有去过冈仁波齐,但是我看到的是和创业很相似,一直在路上的状态,搭账篷、睡觉、念经、磕头……搭账篷、睡觉、念经、磕头……这和我创业非常像。
就是在一个黑暗的房子里面,你看到了别人的故事,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想到了自己的生活。

为什么马化腾具有强大的心力?它是不是天生的?我不知道。
但他说过的一句话透露了他的心法,我觉得这一句比其他马化腾说过的所有的话都要更接近内核。
他说,只要埋头过完自己的坎,自然有人会分心落后。

埋头过完自己的坎,就像埋头磕完自己的路,都是在历事炼心。

附读:为什么腾讯每次遭遇瓶颈,定会杀出一个团队,改变公司格局?

作者|李翔郑志昊

来源|郑志昊Peter

在互联网行业,一个公司可能同时在做好多件事情,每件事情上平均花的力量也差不多。
但是,要想让做的每件事情都极其成功,是不大可能的,只要这些事情中有一件事情成功,就足以带起整个公司。

在腾讯,既有微信这样极其成功的产品,也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产品尝试。
所有的尝试,如果能够推动一件关键事情的成功,那就足够有意义。
微信团队现在也就不到1200人,在整个公司占比很小,但是微信占腾讯市值的多大比例?

当年腾讯也提出了QQFORWORK、QQFORSCHOOL、QQFORFAMILY这些概念。
提出来时,听上去还挺靠谱,但是真正走下去需要落地时,落地方案的路径怎么走都走不出来,然后就迅速纠错。
大家记住了腾讯成功的产品,这些概念就被遗忘了。

也就是说,一个公司做过的事情中,可能有很多事情都不靠谱,但是关系不太大,一件事情成功后,做的所有事情加在一起就很有价值。
所以,最重要的问题就变成:如何保证那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能做成功,而且是在公司内部成功。

我在腾讯工作了大概8年的时间。
后来离开腾讯,一个原因是,我想“打仗”,当时在腾讯做的事情已经没有竞争对手,比如广点通,QQ空间和开放平台。
另一个原因是,我觉得为什么公司内部会有一些产品和业务能力不行的人做了这么多年,是不是腾讯的管理和文化有问题——从大公司内部看,大家很容易产生这种想法。

这些年走出腾讯,再回头看,我觉得自己当时的想法是错误的。
看待这个问题时,应该把它放在一个系统中,而不是只看某个团队或某个个体。
腾讯这个系统,做的好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保证,优秀的团队、能持续打胜仗的团队总有机会跑出来。

怎么做到这一点?

首先是腾讯开发产品的机制。

腾讯有个典型的做法是,一个产品成功了,剩下的产品会按照一个产品组合的方式去经营,而不是一花开后百花杀。
这样做的好处是,它会给portfolio(组合)里最优秀的种子机会,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和场景下,去淘汰那些不好的产品和团队。

这个过程可能快,也可能慢,可能是一年、五年,也可能是十年。
但是,拉长时间看,真正不靠谱的人一定会被淘汰。
一方面,公司当然在为此付出资源上的代价;但是另一方面,你也留出了时间和空间,让有希望的产品和人才成长起来。

举个例子。
我做过一个产品叫广点通。
我是做QQ空间出身的,做社交广告和效果广告有什么理由说我一定做的比别人强?并没有。
而且,腾讯当时有从谷歌来的大拿,有从4A公司请来的品牌广告专家,还有从微软和雅虎请过来的效果广告专家。
他们都不在我的部门。
广点通是在成功了之后,过了些时间才请来了一个从谷歌过来的专家。

当时腾讯内部有非常多的团队同时在做效果广告的产品。
开广告协调委员会,我是旁听的。
我们团队的策略就是,不去争辩,索性踏实做事。
在这个组合机制下,最终业绩摆出来,大家看数字说话。
结果广点通这个产品很成功,现在它已经成为腾讯效果广告和社交广告的核心技术平台。

其次是腾讯的文化。

腾讯文化很包容,以正向激励来带动整个团队。
腾讯是很强的集体决策机制。
Pony(马化腾)的管理风格是,除非他强烈希望干预的事情,否则他都愿意让团队去试,并让不同的团队去竞争。

这就是腾讯特别的地方,即使有很多很重要的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你过去证明过自己值得信任,这个事情仍然可以继续往前走。
只要有一定的沟通,不乱来。
当然,过程中你也需要阶段性地证明一些事情。
大家都不是外行,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就可以保证自己的门不被公司关上。
张小龙做微信也一样,也是好多团队同时在做。

这个文化是支撑产品组合得以存在和持续运营的基础。
在这种文化下,好的和成功的团队与产品,公司一定会扶持,让它更成功。
剩下的暂时还没成功的,公司会扶持你们组成一个产品组合,彼此之间甚至有竞争关系,但没关系,继续跑,直到有一天看清楚了,这里面谁跑得靠谱,谁在屁股决定脑袋,谁在浪费公司的机会成本。

第三,腾讯在对待产品上有一种自下而上的环境和氛围。

腾讯在内部讨论事情的时候,甭管职位高低,一定有人站出来敢和老板叫板,这种氛围很关键。
张小龙敢持续对老板说“NO”。
我自己知道微信上好几个产品特性,即使老板施压,也不会改变微信的核心交互和视觉选择。
最终大家要讲理由,为什么这个不能改,那个能改。
在每一个理由里,大家都用逻辑思维来考虑这个事情的时候,房间里就充斥着理性,而不是权威和职务,这个挺重要的。

我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如果大公司对方法论和格局的判断,不是交给实际做产品的同事,而是自上而下去强推,会发生什么。
当年我还在微软时,2005年到2006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
公司请了一个非常贵的咨询公司给微软,尤其是给我所在的部门,也就是MSN做战略规划。
咨询顾问提出的建议是:微软只有一个品牌叫Windows,所以不要有任何东西偏离Windows,要聚焦在Windows品牌。
基于这个逻辑,后来MSN就改叫WindowsLiveMessenger,要按照Windows来做交互和视觉。
整个微软MSN产品线大概有两年处于停滞状态,去改UI和理念。
这在事实上就不是以用户体验为目标的,而是以所谓的品牌一致性为目标。

到了2010年的时候,MSN的市场份额急剧下滑。
一个错误的决策,证明它的错误用了5年时间。
但结果已经不能改变。
战场和历史不能重来。
一定有少数人能看到这个错误,但当他们的声音不能被听到的时候,就是灾难性的结果。

第四,是看待资源浪费的态度。

不同的团队在开发同类型的产品去内部竞争,甚至有些不靠谱的团队可以一直在腾讯生存很多年。
这里面当然会有资源的浪费。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和一个巨大机会的丧失对比起来,资源的损耗是更可怕还是相对不可怕?比如,假设微信这个机会丢了,有多可怕?包括当年的QQ空间、包括微信支付,很多产品是整个格局上的变化,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一旦错过,可能就错失一个时代了。

腾讯内部还有一句话:“在腾讯做业务好做,插个扁担也能开花。
”因为在腾讯做业务,很容易拿到足够的流量和支持,导致这个业务看上去在开始的时候很容易成功。
这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战略:我不知道明天什么机会会来,市场会有什么突变,但是腾讯获得这次红利的机会比别人大。
把这个概率按天、按年乘下去,概率高的团队总可以把概率低的团队PK掉。

从这个系统的逻辑来看,微信这个产品诞生在腾讯,也绝非偶然的。

当时做微信这个事情时,一方面,海外的产品比如TalkBox和Kik等都已经有了,另一方面,在腾讯内部也有好多团队在做。
那时候是2010年的下半年,快到年底的时候,腾讯有一个组织架构上的局限,所有的无线产品都在无线事业群做。
对移动终端即时通信应用的另外两个探索,以及更多的伏笔,都在无线事业部不同的部门。
唯一的例外就是张小龙。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就是Pony看人,在过去,QQ邮箱已经为张小龙赢得了一张信任票。
这就是腾讯的一个不成文的机制。
它的逻辑是,要给曾经做出成功产品的人更多机会,就是应该给张小龙做更多事情的机会,这是必然的。
他历史上做了一个QQ邮箱是成功的,这次给他更多的事情也是合情合理的。

张小龙也没有调到无线事业部,还是在用自己的团队做。
很多人认为做互联网产品需要人多,得有一个团队。
但创新型产品最大的特点是,思考胜过人力资源。
张小龙做微信的团队一共8个人,人名都可以叫出来。
他会用邮箱团队的个别人帮忙一下。
但真正参与项目就是8个人,8个人的编制扛了三四个月,一个小房间都用不了,就搞定了。

大家还忽略了一点。
除了邮箱成功之外,之前张小龙还做过很多其他产品。
只不过因为不成功,大家把那些产品都忘了。
今天的微信朋友圈、公众号,都有张小龙早期失败的产品的印记。
后来我们分析产品时,会发现,你经历过的所有的失败,最后有一天会成为你成功的一级级阶梯。

腾讯历史上每隔两三年就会遇到一个很大的瓶颈,但腾讯一定有一个团队会站出来帮助整个公司扛过这个瓶颈。
原因正是腾讯的机制总能让优秀的团队和优秀的产品跑出来。

腾讯的瓶颈,比如SP(移动增值业务)。
SP曾经是腾讯唯一的商业模式,离开SP日子就过不下去。
中移动一个小领导来,Pony也要亲自接待。
后来靠互联网增值服务突破了这个瓶颈。
我自己的团队也曾经历过。
我们那年帮助公司扛过瓶颈的产品是QQ农场。
当时整个QQ平台基本上不涨了。
这太可怕了。
在互联网行业,我觉得亏损、团队不稳定这些都不怕,最可怕的是没有成长。
2008年到2009年,突然之间QQ和Qzone出现了增长停滞,如果突破不了的话,会有很大问题。
后来我们先做抢车位、买卖好友,又和一家公司合作,做QQ农场,把这个瓶颈打过去了。
微信就更不用说了,直接让腾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

所以,我们去看一个组织,每一个组织,外面看到的组织结构和部门的强大,其实跟它带来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我一直认为一个公司,包括个人成长,可能就是有一段时间白过了,有些时间和资源就是浪费了。
你可能不愿意承认,觉得这五年时间也有积累,交了几个女朋友、换了几次工作,经历了很多。
但确实很多时候是在原地兜圈子,浪费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
对于公司而言也是,有些事情听上去光鲜,或者折腾了很多,其实对公司的发展没有太大帮助,没有真正的改变组织的命运。
真正改变组织命运的,就是一个产品或业务突然杀出来,改变了整个公司的格局。
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建立起一个机制和体系,让这个改变格局的产品,有机会出来。

马化腾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然而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在公众面前的露面机会却很少,除了在互联网大会上,大家是不是很费解,同样作为互联网界的大佬,马云在这方面却相反,时时出现在公众面前,现在让小编为你了解一下。

更多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资讯尽在:网贷商场(ID:juyujinrong)

QQ/微信现在注册用户数8亿,马化腾为什么要频繁的出来说呢?很多企业老总出来是为了宣传、营销,因为腾讯实在是太有名,腾讯想做什么事情根本无需发布会,它要营销,一个push就够了。

马化腾很有见解,也对未来很有规划,他大学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一直在打磨自己的技术。
在大学的他比较拘谨和沉默寡言,也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学习编程,因为程序员的特殊性,马化腾不需要过多的和人去交流,也没有什么展示欲。

马化腾出生在广东汕头,后来随父亲迁到了海南居住。
马化腾在海南度过了他的童年,因为自然风光非常好,幼年的马化腾对天文产生了浓厚的爱好,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数天上的星星。
也因为这段童年经历,马化腾养成了安静和含蓄的性格。

身边有一个天秤座是怎样的体验

我是天秤女、说说自己、我是十月份的O型血天秤、很少有人真正走入内心、看透不说透、表面跟谁都可以、但是内心会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人,说话顾及别人、平时脾气很好、但是别触及底线、脾气一旦爆发很吓人、有恩必报、有仇没能力的时候远离开导自己、有能力更不报了、因为不屑、爱臭美、有爱心、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别人、

什么样的剩女是凭自己本事单身的

好样的,支持你当上圣女。
对,干吗非得嫁啊,一个人多好啊,自由自在的多轻松,嫁了要侍候夫家几口人多累啊。
希望美女继续保持现状,享受个人世界,快乐一生,幸福一生。

夫妻没感情了但是有孩子,为什么大家都劝不要离婚

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如果不是具有极端家庭暴力或者是极端的陋习等,不建议离婚,关于道德等我就不说了。
实际上婚姻更需要经营,出现问题双方应该多沟通,每一对爱情只是一瞬间。
已结婚并生育女儿双方都应谨慎,彼此不忘初心,和对婚姻的誓言承诺。
实践中换了一个,不一定过的比现在更好,而且对子女造成的伤害更为深远。
婚姻更多的应当是一种责任、包容、亲情,彼此尊重。
祝福已婚的人长久幸福!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238885678.com/2fP2LGysABMd.html

相关推荐